效长吉
李商隐〔唐代〕
长长汉殿眉,窄窄楚宫衣。
镜好鸾空舞,帘疏燕误飞。
君王不可问,昨夜约黄归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长长的眉毛,紧衣收束着细腰。
宫娥寂寞,只能像孤鸾一样对着镜子跳舞,稀疏的帘幕随风轻摆,一只燕子误以为此处是归巢,匆匆飞入。
君王的心思不可询问,昨夜她一个人带着约黄妆归来。
注释
长吉:即李贺。李贺,字长吉,唐代诗人。
窄窄楚宫衣:《韩非子》:“楚王好细腰。”庾肩吾《南苑看人还》:“细腰宜窄衣。”
镜:即妆镜。
约黄:古代妇女的一种妆饰样式,即在鬓角涂饰微黄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田秀丽解译.李商隐诗全鉴.北京.中国纺织出版社.2020.255-256
创作背景
这首诗是李商隐效仿李贺风格的作品,故命名“效长吉”。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田秀丽解译.李商隐诗全鉴.北京.中国纺织出版社.2020.255-256
简析
《效长吉》是一首五言诗。全是塑造了一位孤怨凄苦的宫娥形象,鲜活而让人同情,富有故事感。诗歌的一、二句是女子的肖像画,长眉细腰,穿着时髦,“汉殿”“楚宫”反映人物所处环境为宫廷。三、四句构思精巧,以“好镜”反衬“空舞”之凄凉,“燕误飞”暗含无人问津的怨旷,不着一“孤”字,而孤寂之情尽出。第五句写君王的心思难以揣度,难以询问,即“不可问”。第六句诗意一转,谓君王并非不可问,而是不用问,昨夜盛装而去,独自而归,便知已然失宠,颇有一切尽在不言中的余韵。
李商隐
李商隐(约813年—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谿生,又号樊南生,与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“温李”,原籍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市)人,后随祖辈移居荥阳(今河南省郑州市),晚唐时期诗人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 603篇诗文 858条名句
茅屋为秋风所破歌
杜甫〔唐代〕
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茅飞渡江洒江郊,高者挂罥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
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忍能对面为盗贼。公然抱茅入竹去,唇焦口燥呼不得,归来倚杖自叹息。
俄顷风定云墨色,秋天漠漠向昏黑。布衾多年冷似铁,娇儿恶卧踏里裂。床头屋漏无干处,雨脚如麻未断绝。自经丧乱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由彻!
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!风雨不动安如山。呜呼!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(亦足 一作:意足)
别舍弟宗一
柳宗元〔唐代〕
零落残魂倍黯然,双垂别泪越江边。(残魂 一作:残红)
一身去国六千里,万死投荒十二年。
桂岭瘴来云似墨,洞庭春尽水如天。
欲知此后相思梦,长在荆门郢树烟。
阙题
刘眘虚〔唐代〕
道由白云尽,春与青溪长。
时有落花至,远随流水香。
闲门向山路,深柳读书堂。
幽映每白日,清辉照衣裳。